夏天過後,走進沉默,彷彿成了不少人的新生活形態。過去習慣了有話直說,大聲疾呼,今天不得已卡在喉嚨,千思百慮。
無論你站在哪個位置,當溝通陷入了無言,每個人都面臨割裂與孤獨。如果沉默成了社會的契約,我們如何在迷惘中保存人性不致扭曲? 面對急景殘年,又如何在沉默的空間反思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課?
Breakazine 重新出發,以不同視角記錄城市沉默的聲音,探索彼此間被用力珍惜着的默契。
內容精選:
胡清心撰文:當我們討論沉默時,我們在討論什麼?
梁啟智專訪:民調中躁動的大多數
書生百用專訪:公共思辨之窘
韓麗珠專訪:好好照顧內心的貓
陳婉容專欄:希望的灰色
阿果專欄:如果可磊落做藝人
本期美術總監: Orange Chan Design
本期攝影師:Andy Wong
文章試閱:
韓麗珠:好好照顧內心的貓 — https://bit.ly/3usS9P6
Breakazine 063 沉默
我們沉默了6 個月。
這個決定看似被動,其實也是主動。那時候,從喧鬧走向寂靜,是一種消化的需要,也是轉化的過程。
我們容讓自己經歷一種窘迫的沉默,也反覆思量,這種沉默對自己的意義是什麼呢。如果我們需要長期與沉默共存,要怎樣去了解它?
有編輯笑說,我們總是喜歡這樣拿自己的經歷來作樣辦並且直面之。兩年前《我們與性的距離》如是,今天《沉默》亦然。就像「道成肉身」,既於漩渦之中有所經歷,說出漩渦的樣子,以自身作反思,也算是一個時代的記錄。
那麼,這段時間我們做了什麼?一方面,我們熬夜後好好休息了一會,然後圍聚起來,分享一下大家的感受。與其要很快地判斷、站邊、行動,這些時候,不如放軟身子,觀照自我,聽聽大家心底複雜的情緒。
然後,我們探訪了不少多年下來,從訪問和活動認識的朋友、夥伴,談談近況,坦誠分享大家最近過得如何。我們把這種人與人的相連理解為「信任圈」。當猜忌和陰謀論橫行,人與人的信任出現危機,我們或許會愈發將問題收在自己心裏。拋出信任的橄欖枝,縱會有點不安,卻得到很多溫暖的共鳴、分享和建議,叫人感恩不已。
後來,我們坐下來想清楚,重新訂下方針,梳理對社會的觀察,叩問中間可有觸動我們的位置,最後化為未來專題的骨架,繼而蘊釀之後的方向。沒有人知道未來仍有多遠的路,也許是幾年,或許是明天,但仍有可做的事,就較能及早擺脫情緒的泥沼。
沉默可以不消極,也可以不孤獨。
這個秋天,香港表面的躁動靜止了,但沉默下掩蓋的傷口,仍然有待被明白,仍然需要癒合。無論是什麼立場,某種形式的沉默卻是共同經歷。日積月累的壓抑,成為你我之間無形的沉默契約,無論是麻木,是焦慮,是逃避,是迷失……它對人造成的心靈缺損是什麼?這是我們希望去梳理的。
但我們也認同陳濬靈副教授的思考:沉默有時或許是必要的。如此複雜而多變的世界,除了即時的回應與行動,亦需要深刻的思考與辨識。「細心想清楚我們想要的是什麼,能夠負上的責任」,令我們的行動變得沉穩而持久。還有哪些言語以外的方式,能讓我們在沉默中,仍然有彼此的感知,一起走下去?穿透了形式,有什麼會把我們連結起來?
歷史告訴我們,壓力下的沉默,能提煉出更成熟、堅定和有智慧的行動者,中間的轉化,默契的形成,又是怎樣發生?
早陣子常在網上聽陳健民老師的書介,特別提到不少獄中著作,讓我特別深刻的是二戰時的德國神學家潘霍華。外面以為他被納粹德國關在監牢中,已經沉默下來,他卻在沉澱中確認信仰如此真實,默默寫成鉅著和書信。
走過心靈黑夜,願我們活得堅韌,在沉默中煉成默契。
彼
2020 年11 月
秋日走在翠榕橋上的默想序:在沉默中轉化 /01
Part A 無以名狀的沉默 /10
揮之不去的瘀血 /12
活在大監牢 /14
無聲的搜證 /16
在孤島上看出去 /18
最舒適的距離 /20
當我們談論沉默時,我們在談論什麼 / 胡清心 /22B 在沉默與發聲之間 /24
梁啟智:躁動的大多數 /28
彭捷:公共思辨之窘 /32
王荔茵:從失聲到抽離 /36
陳濬靈:必要的沉默 /40C 默契的法則 /44
韓麗珠:好好照顧內心的貓 /46
趙堅堂:向默劇學說話 /50
〈旁觀他人之痛〉製作團隊:埋班作樂 暗建默契 /54
鄒頌華:遊墳中聆聽歷史 /58D 旁觀他人之沉默 /62
希望的灰色 / 陳婉容 /64
如果可磊落做藝人 / 阿果 /66
如何讀出聖經隱藏的文本? / Fox Lo /68
Further Reading、結語 /7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