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精選系列


林志光:檢測? 香港根本身不由己
一個社會若缺乏本土農業,只發展金融和服務業,其實就只能陷於被動了。但為什麼我們連危機感也沒有?那是因為我們對食物的認知,仍然停留在雪櫃裏面和餐桌上面;小學教食物也只教食物金字塔,雪糕要少吃,菜就要多吃,整個食物系統都不見了。這樣下去,問題是不會改善的。
Feb 8, 2022
1,098


《Sportsmanship》序:我郁故我在
做這一期書的時候,我們接觸了很多運動專業的朋友。經常發現的是,他們很多都懷有巨大的熱忱,對於我們做運動專題,都是鼎力支持,既提供意見又協助聯絡。我常跟同事們說,他們背後好像有個大火爐。更誇張點說,對於很多人來說運動是福音,是救贖。
Jan 21, 2022
158


鄭曉為:艱辛的資源逆境戰
鄭曉為從小學開始學習劍擊,打了18年,成為全職精英運動員已經四年,曾在亞運團體賽贏過銅牌,最近又在本地賽奪得冠軍。談及全職運動員生涯成就,她微笑着說:「一切是一個過程,我對自己的進步有信心。」
Jan 17, 2022
642


馬啓仁:無限想像體育係……
提起馬啓仁(Keyman),可能很多人會立時想起他做的體育評述很風趣,從英超到奧運甚至是綜藝節目主持,game迷或許還會記得在電視足球遊戲聽到他的配音。Keyman的人生,好像永遠可以從運動找到無限可能;而他也相信,體育應該就係咁。
Jan 8, 2022
262


夏敬業:不甘於此的職涯
這對拍檔成立了市集品牌LIFE Mart,同時也為市集加入新元素,「當時的市集不會有任何展覽,大家都只是來買買賣賣。」直到他們辦第三場市集,轉捩點才出現,因為那次的市集需在兩個不同地方同時進行,為吸引羣眾願意兩邊走,他想到不如為市集定一個夠搶眼的主題,「我想起人生中看過最『爆』的
Dec 9, 2021
338


120呎的煮飯障礙賽
「他們最喜歡我煮的炆牛腩、豉油雞翼、蒜蓉雞、咖喱魚蛋、炸薯條、炒花甲、蒸蟶子⋯⋯」聽阿Ling 滔滔不絕地細數她朋友愛吃的拿手菜,追問神技從何而來,原來是獨居自立練就的。
Nov 6, 2021
141


離留之間,我們選擇創造
text / 彼 《離留誌》出版後,收到讀者跟我們說今期很有共鳴,很觸動,眼淺的還要配甜品閱讀。讀者有共鳴是編輯最重要的回報,三個月的討論、製作和編排,都不枉了。 是的,每一次出版都需要珍惜,因為沒有人知道何時要面對離別。...
Sep 6, 2021
224


離留的背後──專訪鄺志傑
鄺志傑是資深廣告人,《離留誌》是Breakazine與他的第五度合作,《七宗罪》和《我們與性的距離》等設計都是出自他與團隊Tomorrow Communications。不難發現,鄺志傑的設計不是時興的小清新或文青風,反而傾向硬性和暗黑風,他亦直言喜歡沉重的題目,探討離散潮與難民
Aug 25, 2021
397


進不了大眾視線的核問題
這星期初,有媒體透露廣東台山核電廠疑有放射性物質外洩。幾天下來,香港保安局回應已聯絡內地部委,表示「台山核電站目前處於安全狀態,確定沒有向環境產生任何放射性洩漏,對環境沒有影響。」這次事件令人再次關注到包圍在香港附近的多座內地核電廠,卻似乎未能在大眾裏引起持續和廣泛的討論。...
Jun 18, 2021
387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