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數據基建由「零」開始(節錄)


黃浩華:開源軟件開發者,香港「零時政府」發起人,倡議開放數據

「如何降低市民接觸原始數據的門檻,更有效監察政府施政?」

 

只要看看一般市民對社會事務的見解,就會發現香港的數據長久以來既不足夠,亦不流通。大家在討論的時候,根本無法利用數據來作判斷,不是瞎子摸象就是以偏概全,於是社會爭論不休,市民亦感到乏力。

如果有一天,社會敗壞到所有傳媒皆立場偏頗,甚至報道失實,哪我們怎能確保自己所得的資料正確?

即使傳媒能夠保持不偏不倚,但香港網上流行的意見領袖文化,把未經查證的資訊放大,對社會來說是一粒糖衣毒藥。

再看看其他國家,每當想到台灣開放數據排名世界第一,以及美國總統大選時成熟的數據新聞或事實查核(fact checking),都會嘆息香港已落後其他地方十年有多。

在這數據不足、公共討論愈見薄弱的狀況下,我常問自己,我可以做到些什麼?

台灣公民黑客的啓示

前幾年,台灣「零時政府」(g0v.tw)的理念,正好啓發了我。「零時政府」是由一班關心社會議題的台灣資訊人成立,目的是透過程式編製開放數據、開放源碼 (open source)項目,令不同範疇的數據透明化,擴大公民的知情權。當更多人都可以憑自己去接觸及分析數據,並利用數據製造開源軟件或者數據新聞,便可更有效監察政府,也達到公民充權。這批人既指一批編程式的軟件工程師,也包括民間各個界別的高手,例如有政策研究經驗的、教育及社會運動人士、設計師或者數據分析師,都可稱為「公民黑客」。短短四年間,台灣「零時政府」便已有超過1,000名貢獻者,開過逾百個專案,累積成為全球三大公民黑客社羣,積極推動各種公共討論。

公民黑客,原來可以成為這樣龐大的力量。

看着台灣的經驗,這是為什麼我在2016年8月,開始構思及發起「香港零時政府」(g0vhk.io)網站,希望透過開源軟件開發,發起開放數據運動,打斷傳媒及意見領袖壟斷的現況。

值得開放和疏理的香港數據,其實非常之多。立法會數據,則是我整個計劃的試點。這是因為在開放數據起步太遲的香港,唯獨立法會數據算是比較全面和公開。再加上一般市民固然不會在公餘時間細心研究會議內容及投票記綠,而政策研究者要從巨大的數據庫中找到合用資訊,亦極為費時。因此我希望降低市民接觸原始數據的門檻,推動大眾能更有基礎、也更有效監察政府施政。

如是,我將立法會網站現有的數據製作成網站,整理了各個會議的出席人數、議員發言記錄和投票意向、每項法案的投票結果,再分為「會議」、「法案」、「政黨」、「議員」、「質詢」等欄目,讓人便於搜尋。如今,2012-2017年的數據也大致整理好了。不過限於人手和資源,只得我和另外兩位朋友間中義務幫忙,未能時常更新。

(本文節錄自 Breakazine 《我們都是數字盲》 ,全文刊載於於第53期書誌內,該期現於網店有售。)

bottom of page